社群網戰Facebook


你可能會以為這一篇要談論的是那部最近廣告打很大的電影「社群網戰」,但其實我要講的是一本書,一本今年一月在台灣上市的書。

這本書的書名就叫做Facebook,副標題是「性愛與金錢,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秘辛」。

光看書名,就知道這應該是本爆料書。作者曾經寫過「Bring Down The house」,後來被改編成為一部電影,名稱叫做「決勝21點」。作者在一開口就說了,此書是根據數十次訪談,幾百種消息來源,參考上萬頁參考資料寫出來的。「社群網戰」這部電影,大致也是根據這本書拍攝的。

也就是說,這本書大體上是依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。就算不是百分百真實,而且可能很大一部分的資料,是來自於Facebook另一位原始創辦人:艾德華多‧沙佛林,這也注定這本書的角度對現任Facebook執行長馬克左克柏不利。如果懷疑可信度的話,也不妨可以把這本書當作八卦故事來看

如同大部分的創業故事一樣,同舟共濟之後緊接而來的,就是同室操戈,不然就是同志相殘,Facebook的故事也沒有例外,只不過這裡沒有相殘的故事,因為贏家一直以來只有一個,就是馬克左克柏。

「所有賺大錢的機會背後,都有重大罪惡蠢蠢欲動」。按照本書的說法,臉書最初的概念Facemash,是因為不善與(女)人打交道的馬克在一次派對上,被女生拒絕或是被女生甩了,所以在這個黯然的夜晚,「他打算創造出某項東西,拿回一些控制權,讓大家知道他有多利害」。

用通俗的語言來翻譯,Facebook的創辦過程,就是「一個阿宅被女生甩了,然後他怒了,接著寫了一個網站,沒想到就爆紅了,然後阿宅從此就有很多馬子(誤)」的勵志過程。
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失戀的人真是惹不得呀!而且如果被發好人卡,千萬不要洩氣,去寫個網站就是了............

這本書談了很多馬克左克柏為了Facebook,如何運用權謀手段來達到目的,這類型的故事並不少見,幾乎每個成功的事業到頭來,都有類似的故事。只不過因為Facebook正當紅,所以這段過程不僅可以寫成書,還可以拍成電影。

我記得以前看過一部電影叫做「劍魚」,裡面有段對白大概是這樣的:

「你如何能心安理得?」
你沒有從大局思考!如果你可以治好所有疾病,但必須殺一個小孩子,你願不願意?」
「不願意!」
「你讓我失望!我是在作好事!」
「如果要殺十個小孩子呢?」
「你抓到重點了!就算要殺掉一千個小孩也在所不惜」

很多書都會告訴我們追求卓越,但往往忘記告訴我們,追求卓越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。代價可能包括犧牲你的朋友,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。在馬克左克柏的心中,他或許也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,覺得自己正在改變這個世界,至於其他的事情,對他來說也只不過是枝微末節而已。

所以我們看選擇追求卓越的人,往往能夠狠下心腸做出一些讓人不齒的事情;但更多的人並不願意如此,寧願選擇看別人成就功業。

沒有人是壞人,只是立場不同;對錯也並非如此絕對,一切都是選擇而已。對想要成功的人來說,我相信這是他們心裡普遍的認知。

對於本書所描寫的馬克左克柏,我個人沒有任何評價,他只是選擇了一條自認為正確的道路而已。但就一個Facebook使用者來說,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,我就此大概會非常小心地使用臉書,這包括馬克對於隱私資料的不尊重(Facemash上的照片全部都是馬克偷出來的)、馬克看待問題的簡化方式(面對網站遭控瓢竊的反應)等等。

而且很重要的是,現年26歲的馬克左克柏,從創業之初幾乎不曾遭遇過任何挫敗,偷竊照片他沒事、遭控瓢竊也沒事,踢走原始合夥人與總裁,到後來的改版、隱私權爭議,馬克幾乎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,Facebook的使用人數依然飛快成長。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,這很容易讓他有個錯覺:「我永遠是對的」。

而歷史經驗告訴我,沒有跌過跤的人,最後通常都會出大事的,因為上天永遠不會毫無條件的眷顧一個人,這會讓我對Facebook的信任度扣了不少分。不過我相信,像我這種想太多的人應該不會太多的,Facebook不會因為這本書,或是這部電影,減損了它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力。(起碼暫時不會)

至於說Facebook這本書給我的另外一個啟示,應該就是很多時候選擇平凡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,因為成功的代價往往超過你能想像的。

P.S 本著電影通常不會有書好看的原則,我想我不會再去看「社群網戰」這部電影,但如果不打算看書的朋友,或許電影是一個讓你更了解馬克左克柏的一個方法也說不定。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傑洛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