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認失敗很難,尤其對一個戰無不勝的產業菁英來說,要公然承認自己失敗,坦白說,相當不容易。這幾年,我印象最深刻的案例,大概就是詹宏志創辦明日報,最後以不堪虧損,公司解散作結。而昨天,BenQ大老闆KY李焜耀宣佈,合併Siemens所成立的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,由於明基實在無法負擔龐大的虧損,轉虧為盈的日期又遙遙無期,明基即日起將不再對其增資,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將宣告破產。即便我之前曾經對KY一席「在台灣談品牌,有如對牛彈琴」的言論相當不爽,但還是有點意見想說。


 坦白說,這件事情發展至今,只會是個起點,後續還會有很多的爭議產生,但我也在此無意打落水狗,我甚至很佩服KY願賭服輸的Guts。做個明快的處理,對BenQ的未來只會好不會壞,只希望KY與BenQ人能快快打起精神,別讓這個挫折擊倒了,畢竟品牌要打國際戰,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,未來的路還長得很,千萬別因此就灰心喪志了。對於這件事情,經濟部也應該出面,在法律上、稅務上予以必要的協助,而網友們更應該對BenQ多點鼓勵,自己家小孩在外面雖然糗了,只要不是存心的,大家都應該給他犯錯的空間。


 底下我摘錄了工商時報今天的報導,我覺得寫得很讚。雖然有點矯情,但最後我還是想說:BenQ加油加油加油!


 


 


 


KY凝重 低聲說對不起


 繼決定品牌與代工分家之後,相隔才一個月,明基再度做出重大決定,宣布不再投資德國手機。同樣是做出重大決策,KY決定在合併西門子周年前夕宣告放棄,顯然承受更大壓力與煎熬。

 昨日記者會結束前,KY特別再次重申,「真的是不得已的決定」。他強調,「過去幾個月,每次訂目標、每次都不能達到,」因此才痛下決心,必須為明基股東與母公司做風險控管,「當然,對於客戶、員工,也希望能把傷害降到最小。」

 對公司決策上的錯誤與改變,據了解,KY也在傍晚的主管會議中,低聲說出「對不起」。KY也將在今天一早對明基全體員工發表談話。

 KY昨日整場記者會表情相當凝重,雙眼也顯得比平常紅,看得出身心的疲累。昨日記者會中,KY的發言也相當少,現場最主要的解說以及回答問題都是由總經理李錫華負責。KY不但中途去接手機,離席了很長一段時間,記者會後,KY也表示還有行程,就匆匆離開。

 對照 八月二十四日 宣布品牌與代工要分家的法說會,KY不但全程參與、會後記者會,並且主導主要問題的回答,記者會後還佇族許久與媒體暢談他對品牌的想法與委屈。這一次,KY似乎真的少言許多。

 當KY被記者追問到,「不到一年決定分手,會不會太快?」「是否擔憂衝擊到品牌形象?」等敏感問題時,KY更是臉色一沈,叫大家不要只往負面看,並甩頭不再回答。顯然,這個不得不做的決定,是他的阿奇里斯痛腳。


 


 


 


以失敗為師,時猶未晚


 明基與西門子手機部門在結婚週年前夕,董事長李焜耀(KY)終於痛下了斷決心。對於這樁合併案,最耐人尋味的是,大多數人都有「先見之明」,現在也都能理直地說:「看吧!我早說了會有這樣的後果!」似乎唯獨明基的經營層一直執著不悔。

 敢賭人之不敢賭,KY的豪氣干雲誠然令人佩服。尤其過去成功的併購經驗,更讓KY勇於一搏。但,過去的成功,往往也是自己最大的敵人,西門子合併案的未竟其功,應該讓自信的KY有所領悟才是。

 跨國併購牽涉文化差異、企業磨合、財務歧見等高難度課題,失敗案例屢見不鮮,西門子案既非前無古人,明基也就沒什麼好丟臉的,關鍵在於,要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失敗!據了解,KY對內已說了對不起,想必未來面對股東也有說抱歉的勇氣,但對愛深責切的媒體,或許是忠言逆耳,則似乎還存著拒答問題的霸氣。

 品牌經營誠屬不易,但台灣的IT產業要長長久久,卻必然要咬著牙挺下去。即將在十月慶祝三十週年的老字號宏碁品牌,也是經過一再二再三造,歷經股價的浮沉,才開出令人相對滿意的花朵。對於一個才誕生三年多的新品牌,投資人與輿論又怎麼會沒有容錯的空間?

 即使成功如全球首富比爾蓋茲,也不斷提醒自己以失敗為師。蓋茲比較幸運的,是以別人的失敗為師。明基比較難熬的,是要以自己的失敗為師。斷尾之後如何求生?這恐怕才是KY未來要面對的最大課題。


 


 


 


李焜耀最長的一年品牌路 冒險大將軍踢鐵板


 回顧明基友達集團這一年來的發展軌跡,可以看出集團舵手李焜耀幾乎已經是用盡了心力,要讓集團裡的旗艦(明基)與航空母艦(友達)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,不過,畢竟人力有時而窮,也可以說,品牌的路這回真的讓這位「冒險大將軍」踢到了一塊大鐵板。

 去年六月,明基宣布迎娶西門子手機部門之後,外界的看法驚疑與盛讚充斥,對於這一宗帶著嫁妝來的跨國品牌合併案,有業內的科技業大老級人物認為,天底下怎麼有這麼便宜的事情?當然也有政治人物,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還為了明基跨國購併歐洲品牌,特地帶著當時的經濟部長何美玥跑了一趟龜山明基,認為這是台灣之光,台灣終於有廠商有能力躋身世界一流品牌之林。

 不過,像這種複雜的合作,牽扯到不同種族的價值觀,很難用台灣科技產業擅長的快速與彈性去克服。

 早在這項合作案剛成形的消息出來之際,群創總經理段行建曾說過,「KY(李焜耀)的膽子真的很大,這個案子如果成功了,真的是台灣之光」,不過面對昨日明基宣布對西門子合作案的棄守,段行建也跟李焜耀說了一模一樣的話,「不得不為也」,他認為,從幾十年看國際科技業的合縱連橫案件經驗,台灣人與美國、日本談合作比較容易成功,老美實事求是,日本則是被台灣訓練得越來越懂得應對進退。至於韓國人與歐洲人,至今仍是相當不容易合作的對象,這是基礎上的民族性格使然,很難勉強。

 明基宣布合作案後,李焜耀一方面要忙著飛德國談整併,另一方面友達又在跟廣達洽談購併面板廠廣輝的事宜,李焜耀恐怕忙到連睡覺都沒時間,加上友達去年四個季度,表現一季比一季好,明基的進展卻相當有限,也讓這個科技強人累翻了。

 即使友達去年表現良好,整年賺了一百五十多億元,但是許多人沒發現,李焜耀在友達的法說會上,至少曾經有三次以上,一不注意就出現短暫恍神、打瞌睡的狀況,更顯露出體力已被逼近極限的情況。

 也因此,李焜耀這一年,真的是面臨上沖下洗的考驗,冒險大將軍的頭銜,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起的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傑洛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