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酷馬-1 


對於想看酷馬電影或是小說的朋友,以下有雷,建議跳轉看Monday Blue以免被炸。

雖然酷馬小說還沒上市,電影也還沒正式上映,但在過去24小時之內,我已經陸續K完小說,看完電影試映,所以說在出版社寫文章的好處還真是不少呀。

我對酷馬的了解,一開始是來自於這段文字:

民國九十年,一個十七歲男孩被另一個未成年少年誤殺了。
死者的媽媽曾藏著水果刀上法庭,想親手為孝順的獨子報仇,
但兩年後她想起凶手的媽媽,開始去監獄探視這個犯了錯的孩子,
一路的陪伴、鼓勵,直到他上大學,就像照顧自己的兒子。

而酷馬,正是改編自以上的真實故事。

以我目前還沒結婚的狀態,我對這種親子題材的興趣一開始並沒有很高。當原著小說熱騰騰地出現在出版社的時候,我只是順手翻了一下前面的推薦序。

看到小棣導演自序中提到一位大姐看完酷馬試映後的感想,還有小棣導演提到自己媽媽的故事,坦白說有感動到我。我雖然沒有小孩子,但我有個可愛的媽媽,何其幸運她還在我身邊。我也忽然想起了,啊,我好久沒回去看她了呀(我這個不肖子)

因為小棣導演的文字,我決定把酷馬的故事看完。

說真的,看完之後真的挺感動的,尤其在捷運上邊看這本書,有好幾次都忍不住鼻酸。倒不是因為裡面的文字有多華麗,剛好相反!主角酷馬是個高中生,所以酷馬這本書的用字,非常平鋪直敘,吻合酷馬該有的年紀,甚至帶出酷馬可愛的個性,讓人一眼就喜歡上這個角色。

酷馬真是個好孩子,生子當如馬俊安(酷馬的原名)

可惜!酷馬只花了17頁的篇幅就死了,接下來的篇幅就是酷馬的鬼魂,與殺他的凶手(A.K.A:糖果)的互動。酷馬的死給我們最大的啟示,我想是「深夜問題多,平安回家最好。」

而在書中的很多篇幅,我們都可以看到酷馬在跟糖果興高采烈描述自己的夢想,然後忽然才想起:啊,可惜我已經死了!每每看到這裡,我的心都會跟著抖一下。所以說有花堪折直須折,有夢想就要趕快去做呀。

另外一個讓人感動的情節,就是原本也是超
Nice的馬媽媽,因為酷馬的死,完全變了個人,一心只想為兒子報仇。當教練安慰馬媽媽把酷馬教得這麼好的時候,她在書裡哭喊著:「我錯了!我不應該教他忍讓,不應該教他要幫助別人,卻沒有教他要自私一點,要懂得保護自己,他這麼信任我,我卻教他這麼錯誤的東西,是我害了他」

這裡的情節,我相信只要是為人父母的朋友,一定會對喪子的椎心之痛非常動容。
只能說,這年頭想當好人還是要注意自身安全,不然媽媽會很傷心的。

至於說失手殺死酷馬的糖果,則是裡面最有趣的角色,她是女生,卻因為父母傳宗接代的壓力,讓她討厭自己像個女生,希望自己變成一個男生;她對酷馬很歉疚,卻常常忍不住任性;她還活著,卻常常羨幕已經死掉的酷馬,因為大家都愛他。

整部小說與其說是酷馬的故事,不如說是糖果改頭換面的故事,因為糖果的成長,酷馬才不算白白犧牲,我想這也是本書最主要的教育意義。

所以說,教育真的是百年大計呀。

這裡也簡單提一下電影!這是一部很催淚的電影,非常忠於原著。雖然有很多顯而易見的瑕疵(鏡頭莫名的晃動、部分不順暢的剪接與運鏡、靈魂一下無法寫字又一下可以折衣服的不合邏輯之處、還有那個超級怪異的片尾等等)。不過取鏡自高雄的酷馬,再度把港都拍得十分漂亮,幾個慢跑的海景,都讓我的心情心曠神怡,一直在想這地方是哪裡?

全片看完很難讓人不感動,電影院裡不斷傳出哭泣的聲音,尤其到最後一幕,還有哭到無法自拔的。如果最近想要通一下淚腺的女生,或是想讓心儀的女生靠在自己肩膀上的男生,可以支持一下國片。


看完這部電影,我也決定了,以後要先看完電影之後再來看小說,不然驚喜感都不見了,達文西密碼是如此,酷馬也是如此,而酷馬小說裡面,還有著更多演不出來細膩情感,蠻值得再三回味的。

酷馬的封面寫著一句話:「我在幫生命寄一封信」,這是書裡面的一項比喻,我很喜歡這句話。

所以最近如果要求婚()又想文雅一點的男孩子,不妨可以用上這句台詞:「我想用我的筆寫個訊息給你,用你的信紙。

當然,你得先確定女主角知道這個梗才行XDD




酷馬-2  
酷馬小說附贈的明信片


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傑洛米 的頭像
    傑洛米

    傑洛米在流浪

    傑洛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