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很多企業都會告訴你,傾聽消費者聲音是成功的不二法則,這當然沒有錯;但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卻不太信這一套,在他的想法裡,藝術與科技的創作,不會透過焦點團體(Focus Group)討論來創造的,因為有時候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!二十世紀初的汽車大亨亨利福特說得最傳神:如果我問我的顧客想要什麼,他們會說一匹更快的馬XDDDD(那現在也不會有汽車了)
在創新產品開發階段的時候,消費者的意見或許僅供參考,但當產品做出來的時候,消費者的意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,因為這反映的是市場,是花錢的大爺願不願意購買的問題。我對CULV看法從看好到中立的轉變,其實也正是來自於兩場CULV聚會中。
如果說在筆電生態中,採用減法原則設計的小筆電改變了什麼,那應該就是價錢與尺寸。我們從此有了1.5萬左右的小筆電,而小筆電也真正帶動了12吋以下的出貨量。價錢對於整體筆電的影響,拉低的不是只有小筆電而已,而是全面性的,2.5萬的筆電如今乏人問津,2萬元以下的主流規格比比皆是;尺寸帶來的改變,就是越來越多的人,可能會因為行動需求,轉而購買一台小筆電,畢竟在過去,筆記型電腦出貨有80%是在14、15吋的,而購買這兩個尺寸大概又有一半,是當做桌機在使用的,很少帶出門的。
但價格跟尺寸都有其侷限性,因為價格低,所以規格絕對是陽春的;因為尺寸小,雖然方便攜帶,但卻也不適合長時間使用。當減法原則減不下去,那自然就是走回加法原則的老路。一個是把效能在往上提升,另一個就是把尺寸也跟著往上提,最終極的目標,就是把筆電的出貨金額在往上拉高,對處理器還是筆電業者都有好處,讓大家都好過點。
購買小筆電的人滿意嗎?根據市調機構NPD的調查,有30%的人是覺得規格效能不符合需要的,而其中有60%的消費者,更坦言是買錯的,本來要買筆電轉而購買小筆電的,因為他們以為小筆電跟筆電應該是擁有相同的效能的。換言之,現有小筆電的購買者當中,抓一抓大約有30-40%是覺得效能不夠的,這也就是業者可以採用加法原則的空間。
早在Atom竄起的時候,沒分到大餅的AMD與VIA意識到,在這個超低階的領域中,他們很難有著力的空間(再殺價嗎?這可是兩家虧損的公司呀),於是他們抓準小筆電在繪圖效能上無法升級的缺陷,分別推出AMD Yukon與VIA Nano,將尺寸跟效能都同步往上提升,但同樣具備輕薄的特點,希望拉出一塊新戰場。而英特爾的反制作為,就是拿過去高價,專門用在高價輕薄筆電的ULV處理器往下打,推出CULV處理器。也因此,CULV處理器可以視為英特爾再一次施展減法原則的作品。
CULV上市初期,獲得了兩家大廠的支援,那就是在小筆電戰役中嘗到甜頭的acer、MSI與華碩,三家業者一口氣都推出了13、14、15吋的CULV筆電(微星還有12吋的U200,華碩有U20),下打12吋以下的小筆電,上打14、15吋主流筆電。
我當時對CULV筆電最大的疑惑在於:這似乎混淆了輕薄在筆電上的定義。這麼講好了,過去要買可攜性為主的輕薄筆電,不管規格,往12吋以下挑就對了;要當桌機使用的,就往14、15吋挑,這很明確。但現在14、15吋也變輕薄的意義在哪裡?(那13吋算什麼)因為在我看來,這是兩種不同的使用行為,混在一起是要消費者怎麼選?
因為在我看來,12吋以下,的確存在著希望效能提升的需求;但14吋以上,卻未必存在希望機器輕薄的需求,如果有,往下挑尺寸就好了。要知道,筆電還是定點使用的產品,會需要經常把筆電帶出去的人相對不多(NPD的調查也說,有60%的消費者買了小筆電之後,很少帶小筆電出門),挑大尺寸做輕薄,意義並不如12吋以下來的大。
事實上也是!在我所主持的CULV筆電體驗會中,的確,他們有感受到比過去輕薄,但感覺並不強烈。而我詢問了13、14、15三個尺寸,大家最喜歡哪個尺寸時,大約有85%的體驗者,選13.3吋,選14吋寥寥無幾,選15吋更是屈指可數。這似乎反應出,拿CULV裝在14、15吋以上,消費者並沒有那麼認同。
那麼13.3吋呢?坦白說還是大,如果是以攜帶為需求的話,這尺寸還是大,1.6公斤還是重。要知道,小筆電幫輕薄寫下一個新定義,那就是可以放得進包包裡面的。(而且是一般尺寸的包包)對老外來說,或許13.3吋可以算是輕薄,但以我在會場看到的反應,消費者的驚艷感明顯不及第一次看到小筆電時的反應。更何況目前看到的14、15吋CULV機種,價格還比主流規格的更高,效能卻沒有更好,會買的人又會有多少呢?
也因此,我個人的結論是,CULV的發揮空間,不在14吋,不在15吋,甚至也不在13.3吋,而是11.6、12.1的尺寸,而我個人認為,為了避免跟小筆電搶破頭,12.1應該才是CULV的最適尺寸。這個尺寸,可以打到希望一台可攜性高,會長時間使用,而且希望效能又比小筆電更好的商務族群。
也因此,在我心目中的尺寸產品區隔,應該是這樣的:
◎10吋以下:可攜性為主,當第二台用,效能堪用,但要便宜
◎11-13吋:可攜性與效能的平衡點,價格比小筆電略高
◎14、15吋:效能為主,不強調可攜性
要把10吋小筆電加強效能,或把14、15吋變成可攜,我認為都不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。當沒有汽車的時候,消費者或許想要的是一批快馬;但當汽車已經很氾濫的時候,消費者絕對可以告訴你,他要的是1300CC,還是3000CC的車子。CULV想要左右逢源,左打小筆電,右打主流筆電的機會不太高,我認為反過來被夾殺的機率可能還大一些。
在創新產品開發階段的時候,消費者的意見或許僅供參考,但當產品做出來的時候,消費者的意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,因為這反映的是市場,是花錢的大爺願不願意購買的問題。我對CULV看法從看好到中立的轉變,其實也正是來自於兩場CULV聚會中。
如果說在筆電生態中,採用減法原則設計的小筆電改變了什麼,那應該就是價錢與尺寸。我們從此有了1.5萬左右的小筆電,而小筆電也真正帶動了12吋以下的出貨量。價錢對於整體筆電的影響,拉低的不是只有小筆電而已,而是全面性的,2.5萬的筆電如今乏人問津,2萬元以下的主流規格比比皆是;尺寸帶來的改變,就是越來越多的人,可能會因為行動需求,轉而購買一台小筆電,畢竟在過去,筆記型電腦出貨有80%是在14、15吋的,而購買這兩個尺寸大概又有一半,是當做桌機在使用的,很少帶出門的。
但價格跟尺寸都有其侷限性,因為價格低,所以規格絕對是陽春的;因為尺寸小,雖然方便攜帶,但卻也不適合長時間使用。當減法原則減不下去,那自然就是走回加法原則的老路。一個是把效能在往上提升,另一個就是把尺寸也跟著往上提,最終極的目標,就是把筆電的出貨金額在往上拉高,對處理器還是筆電業者都有好處,讓大家都好過點。
購買小筆電的人滿意嗎?根據市調機構NPD的調查,有30%的人是覺得規格效能不符合需要的,而其中有60%的消費者,更坦言是買錯的,本來要買筆電轉而購買小筆電的,因為他們以為小筆電跟筆電應該是擁有相同的效能的。換言之,現有小筆電的購買者當中,抓一抓大約有30-40%是覺得效能不夠的,這也就是業者可以採用加法原則的空間。
早在Atom竄起的時候,沒分到大餅的AMD與VIA意識到,在這個超低階的領域中,他們很難有著力的空間(再殺價嗎?這可是兩家虧損的公司呀),於是他們抓準小筆電在繪圖效能上無法升級的缺陷,分別推出AMD Yukon與VIA Nano,將尺寸跟效能都同步往上提升,但同樣具備輕薄的特點,希望拉出一塊新戰場。而英特爾的反制作為,就是拿過去高價,專門用在高價輕薄筆電的ULV處理器往下打,推出CULV處理器。也因此,CULV處理器可以視為英特爾再一次施展減法原則的作品。
CULV上市初期,獲得了兩家大廠的支援,那就是在小筆電戰役中嘗到甜頭的acer、MSI與華碩,三家業者一口氣都推出了13、14、15吋的CULV筆電(微星還有12吋的U200,華碩有U20),下打12吋以下的小筆電,上打14、15吋主流筆電。
我當時對CULV筆電最大的疑惑在於:這似乎混淆了輕薄在筆電上的定義。這麼講好了,過去要買可攜性為主的輕薄筆電,不管規格,往12吋以下挑就對了;要當桌機使用的,就往14、15吋挑,這很明確。但現在14、15吋也變輕薄的意義在哪裡?(那13吋算什麼)因為在我看來,這是兩種不同的使用行為,混在一起是要消費者怎麼選?
因為在我看來,12吋以下,的確存在著希望效能提升的需求;但14吋以上,卻未必存在希望機器輕薄的需求,如果有,往下挑尺寸就好了。要知道,筆電還是定點使用的產品,會需要經常把筆電帶出去的人相對不多(NPD的調查也說,有60%的消費者買了小筆電之後,很少帶小筆電出門),挑大尺寸做輕薄,意義並不如12吋以下來的大。
事實上也是!在我所主持的CULV筆電體驗會中,的確,他們有感受到比過去輕薄,但感覺並不強烈。而我詢問了13、14、15三個尺寸,大家最喜歡哪個尺寸時,大約有85%的體驗者,選13.3吋,選14吋寥寥無幾,選15吋更是屈指可數。這似乎反應出,拿CULV裝在14、15吋以上,消費者並沒有那麼認同。
那麼13.3吋呢?坦白說還是大,如果是以攜帶為需求的話,這尺寸還是大,1.6公斤還是重。要知道,小筆電幫輕薄寫下一個新定義,那就是可以放得進包包裡面的。(而且是一般尺寸的包包)對老外來說,或許13.3吋可以算是輕薄,但以我在會場看到的反應,消費者的驚艷感明顯不及第一次看到小筆電時的反應。更何況目前看到的14、15吋CULV機種,價格還比主流規格的更高,效能卻沒有更好,會買的人又會有多少呢?
也因此,我個人的結論是,CULV的發揮空間,不在14吋,不在15吋,甚至也不在13.3吋,而是11.6、12.1的尺寸,而我個人認為,為了避免跟小筆電搶破頭,12.1應該才是CULV的最適尺寸。這個尺寸,可以打到希望一台可攜性高,會長時間使用,而且希望效能又比小筆電更好的商務族群。
也因此,在我心目中的尺寸產品區隔,應該是這樣的:
◎10吋以下:可攜性為主,當第二台用,效能堪用,但要便宜
◎11-13吋:可攜性與效能的平衡點,價格比小筆電略高
◎14、15吋:效能為主,不強調可攜性
要把10吋小筆電加強效能,或把14、15吋變成可攜,我認為都不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。當沒有汽車的時候,消費者或許想要的是一批快馬;但當汽車已經很氾濫的時候,消費者絕對可以告訴你,他要的是1300CC,還是3000CC的車子。CULV想要左右逢源,左打小筆電,右打主流筆電的機會不太高,我認為反過來被夾殺的機率可能還大一些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