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體驗了HTC Magic:首款中文化的Google Android手機。今天,我們就來看看HTC的另外一款手機,也就是去年大出風頭的鑽石機二代:HTC Diamond2。
相較於Google Android,Windows Mobile手機是HTC這幾年在全球嶄露頭角的重要武器。某種程度來說,因為HTC,也讓素以平淡無奇,操作速度緩慢的WM用戶有了一個避風港。而HTC也的確一直想要在WM手機上,加上更多消費性電子的元素,從touch到Diamond都是。這也間接造就了在WM眾多手機中,HTC獨占半璧江山的領先局面。
就Diamond2來看,既然身為鑽石機二代,它就具有承先啟後的任務,改進一些一代鑽石機的功能,也為了未來開啟一些可能性。包括將螢幕擴大到3.2吋,照相畫素提升到500萬,也維持一代鑽石機相近的外型,TouchFLO的觸控介面,這些是屬於「承先」的部分。
在「啟後」這一端,Diamond2開啟了幾個未來智慧型手機比較有趣的可能性:「People Centric」、「Puch Internet」。所謂的People Centric。就是你的電話聯絡人為中心,不管是你聯絡人的資訊、通話紀錄、簡訊、電子郵件的來往紀錄,都可以從聯絡人的部分開始查找,不需要回到個別的功能分頭尋找。如果我們再加上HTC Magic的智慧撥號系統,不難揣測HTC開始在聯絡人與撥號這些基本功用了不少心思,下一代的產品在這個部分的著墨應該是會讓人印象深刻的。
另外一個則是Push Internet。大家都知道行動上網的速度有時候會讓人很洩氣,所謂的Push Internet其實就是你可以設定四個網站,然後這四個網站每六小時,手機就會幫你自動更新頁面,當你開啟這些常用的網站,最新頁面就會很快地呈現。這有點像是取巧的方法,如果你不是使用吃到飽的費率,連線費可能會讓你哭出來,而且再怎麼更新,其實也只有你設定的那一頁而已,要點進去看,其實也還是要重新Loading。
至於WM手機最大的特色,也是最邪惡的左上角「開始」下拉式選單,在Diamond2上也決心要讓它消失,當你按下「開始」的時候,原來的下拉式選單不見了,取代的是傳統手機類似九宮格的操作,變成了24個功能圖示。你常用的功能,可以自行設定在這裡。基本上我最推崇這一個改變,不管你是否使用過WM手機,這個圖像式選單都可以讓你很快就上手,也讓WM手機更稱增添了幾分消費性電子產品該有的味道。
連著兩年,HTC每年五月在倫敦都會發表當年度的旗艦產品,時間恰恰都趕在iPhone上市或發表之前。今年截至目前,除了Magic、Touch HD與Diamond2之外,HTC似乎還沒有很明確的旗艦機種出現。今年的HTC還會有什麼讓我們期待的機種嗎?這應該是很多機迷最關心的事情吧!
相較於一代鑽石機,Diamond2加上了金屬材質,呈現一種不同的科技冷冽感
先來看看Diamond2的外殼。這好像是測試機的,因此包裝比較不精美
但內裝的部分,我看到市面上的開箱文,沒有差很多。相較於一代鑽石的包裝,Diamond2的包裝不免給人感覺輕率了些
全部的配件
Diamond2的機身半金屬半塑膠,機身上的按鍵相當少,左邊是喇叭孔,但觸控筆少了磁鐵吸附功能
另外一邊只有音量調整鍵,簡潔的可以了
機頂只有電源/待機按鍵
mini USB與耳機插孔
倒是機身背面,儘管還是塑膠,但已經不是採用一代鑽石的切割面背蓋了
照相鏡頭提升到500萬,這也是背面唯一看得出鑽石血統的設計
紅框的部分,是Diamond2新採用的放大縮小觸控Bar,為了要達成單手放大縮小,改用這樣的設計,比一代鑽石更為直覺些
TouchFLO的畫面大體上跟一代差不多,不過使用上有比一代鑽石順暢些了
儘管螢幕提升到3.2吋,但體型仍然比iPhone更苗條些
不過厚度倒是比iPhone厚了不少
電池容量的部分,提升到1100毫安了
機身正面除了觸縮放Bar之外,就是四顆按鈕
Diamond2最多可以設定15位好友,從每位好友的頁面進去可以獲得所有的聯絡資訊
左上角的「開始」點進去之後,取而代之的就是這種圖像式選單,常用什麼功能就自己新增
Push Internet可以設定四個常用的網站,這概念不錯,但目前覺得實用度有限
3.2吋480X800的解析度,畫面呈現還不錯
將螢幕轉成橫的,利用縮放Bar來放大縮小網頁
最多可以將網頁放大到這個程度
接著來看照片
局部放大之後,照片的細部也很細膩,高解析度的螢幕看起來真舒服
Google Maps應該是未來手機相當重要的應用了
照相部分,Diamond2沒有實體快門鍵,但支援螢幕觸控對焦功能,畫質還可以啦,照相向來都不是HTC手機的強項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