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ee pc已經看煩了嗎?今天,我們換換口味,來看看新款的iPod家族吧!
在台灣蘋果官方網站上,「瞧瞧有史以來最好的iPod」斗大的標題,彷彿訴說著新款iPod的獨特性。但如果要我下標,我想我會用「有史以來最不神秘的iPod」吧。事實上在8月底,就已經有網站拿到iPod Nano的矮胖的圖片,同時推測iPod Touch將會上市(看癮科技的報導)。結果9/5記者會辦完,全中,iPod Touch不但真的有,Nano也真的就是矮胖樣,成了「i胖Nano」,對於這項產品,坦白說Jeremy一開始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,台灣蘋果的發表記者會我也沒有非去不可的衝動(還真的就沒有去了)。
不過之前好意把iPhone借我把玩的AVO與Dennis(請看在iPhone上看見Jeremy的3C觀測站),告訴我他們公司從美國買到全系列的iPod家族,問我要不要看看。抱著與朋友敘敘舊的心態,我答應了,但我對iPod的興趣,還是不太高。因為對我來說,iPod的功能大概就是這樣了,iTunes的功能又不完整,除了外型上改變之外,我不覺得新的iPod有什麼特別的。
此次Dennis單獨赴約,帶來了i胖與Touch,Classic與Shuffle與前款的差別不大,略過不談。雖然從照片上,你很容易看扁新款Nano的外型,瘦長的Nano看起來多高貴典雅呀,忽然變成了矮胖模樣,一時間真的是不太能夠接受。但人不可貌相,i胖Nano一到手,我第一個感覺就是:怎麼這麼可愛呀,然後Dennis馬上被我丟一邊了(真是不好意思呀)。
真的,胖也有胖的可愛,對第三代的iPod Nano而言,這句話同樣適用。i胖雖然變寬了,但由於長度縮減,整個i胖就可以放在手掌之中,這種一手掌握的感覺,的確有別於前一代Nano的典雅。我也曾經非常懷疑,兩吋的螢幕要來看影片,實用嗎?我用我的CHT9100 2.8吋螢幕看手機電視,都覺得一片模糊了,兩吋,能好到哪裡去?結果i胖的顯示效果相當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不相信,等一下請到一位大師現身說法你就知道了。
今天的體驗,將著重在外型與進化功能部分,MP3與iTunes的體驗差別不大,就不做贅述了。先從可愛的i胖開始吧!
i胖的長度縮減,連帶也讓觸控轉盤的直徑縮減為1吋,但我認為並沒有影響到操作
攤開你的掌心握住i胖,你更會感覺到一種不同於前一代Nano的小巧別緻,真的不得不佩服蘋果對工業設計眼光之精準,真是讓人太黯然,太銷魂了。
連接埠都在i胖的底部,按鍵鎖、連結埠、耳機插孔
0.65公分的厚度跟前一代相去不遠
i胖的背面是採用金屬面亮殼,現在大家看到這麼啵亮,當然是經過擦拭過的,等一下會來示範怎麼將它毀容。
不好意思9100,又把你搬出來當道具了,將i胖放上去一比,你會發現i胖雖胖,卻也不算癡肥
換上已經絕版的mini iPod比一比
兩者的厚度,相差約有一倍吧
i胖的選單,選到視訊時,底圖就是影片或圖片。光看半張照片,你就會發現螢幕的解析度非常好,很清晰,亮度也夠。現在,就讓我們歡迎特別來賓出場!
沒錯,讓我們歡迎唐納川普!為什麼i胖裡面會有誰是接班人,我實在也不知道,只能說Dennis太上進了,出門都要帶著這麼啟發人心的勵志片。第一次覺得,用2吋的螢幕看電視,不會很吃力耶!
i胖的螢幕解析度到320x240,你看在這麼小的螢幕,字型也不會模糊,連上面那一排都是清清楚楚,就算比i胖大的手機螢幕,都很少看到這麼棒的顯示效果。可支援的影片格式跟ipod Video相同(MP4與H.264),你也可以透過iTunes進行轉檔。川普聽完之後很明快地說:Zune,you're fired!
看到NDS在全球賺翻了,蘋果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市場,內建三款遊戲,在國外下載遊戲好像是3塊美金,台灣會不會有遊戲下載,我覺得或許有機會,不過買的人應該是不會多吧!
第一款遊戲益智問答,等你看懂英文題目之後,搶答時間也結束了,完全不符合我們的民情,出局!
什麼年代了,還在玩接龍?而且用轉盤玩接龍,完全是不太順手,出局!
這種遊戲的畫面,看起來是多鮮豔華麗呀,一顆球彈上彈下的,只要用轉盤去檔球就過關了,很符合i胖的調性,但有點不耐久玩呀!
整體而言,i胖有著令人一眼動心的小巧魅力,好到讓眾家手機業者足以罰站的螢幕顯示效果,整體而言,iPod的棒子還算是接的合情合理。只是4GB的5400,8GB的要7000,說太貴也不算便宜!(這好像是同一個意思呀)
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iPod Touch,這個產品我會介紹比較快,因為它的操作體驗,跟iPhone幾乎完全一樣的,從OS X到備受稱讚的多點觸控,在Touch上都找得到,就只差不能打電話,以及沒有相機而以。所以有興趣了解細部的操作,請回頭看看Jeremy對iPhone的體驗報告吧!
iPod Touch大概是賈伯斯近期最大膽的產品線之一,當然對我們這些買不到原廠iPhone的國家,比較不會有差別。但我很想知道老美對於iPhone與iPod Touch會如何選擇,是買一個有電話、有相機、但容量比較小的手機,還是一個沒有電話、沒有相機,但容量大一倍的數位隨身聽?如果是你,價格一樣,而且兩者都可以買到,你會選那一種?
接下來看看iPhone真正的挑戰者:iPod Touch吧!
其實真的比起來,Touch的厚度比iPhone薄一些,拿起來比iPhone順手些
Touch的外殼,維持蘋果一慣的風格
包裝盒的另一側
打開上蓋,Touch映入眼簾
Touch的操作選單,有safari瀏覽器、Youtube、日曆、行事曆、時鐘、計算機與設定。底下則是音樂、影片、照片與iTunes
同樣採用金屬亮面,背面一定是金唰唰的,但這是擦出來的假相
真相就是這樣,指紋一直沾不停,且易刮傷。如果你有買i胖或Touch的話,誠心建議最好去包膜
Touch底部,有略為改過一點的連接埠、耳機操孔
這是待機畫面,用手機將指標由左拉到右邊就可以進入選單了,初次體驗iPod的觸控。Touch也有多點觸控的技術,當你上網時,同樣可以利用來放大縮小網頁。
必須要再稱讚一下,3.5吋的螢幕真的是超真實的,那個可以根據機體轉動而自動調整螢幕的螢幕感知器,Touch也沒缺。而OS X在行動裝置上的操作體驗真的是非常容易上手(比微軟的好上手啦),玩個半小時,你大概就熟悉。
無線上網也很方便,打開網頁後Wi-Fi會自動抓訊號,抓到附近的Wi-Fly。
總結iPod Touch的優點,其實就是iPhone的優點,螢幕大、多點觸控真的好用,不管看照片、上網都很棒。且iPhone與iPod Touch的螢幕表面,觸感真的很smooth,又有防刮的功能,比很多的觸控手機做的都要好,而Touch的體型,又比iPhone來的輕薄些(120克)。如果你要找的是一款類似行動多媒體播放器,iPod Touch會是很好的選擇,尤其它又可以上網。
不過從實用性來說,Wi-Fi上網在台灣畢竟不算王道(Wi-Fly常用的用戶不過幾千人),又沒有電話功能,需不需要花這個價錢買touch,可能需要多加考量。但你如果真的很愛iPhone的話,利用iPod Touch來熟悉iPhone的操作也不失為一個貴氣的方法啦!反正我們已經有智慧型手機了,多一個智慧型MP3,大概也是無傷大雅吧!
新款的iPod,目前還在預購階段,出貨時間應該快了,至於沒介紹的shuffle與classic,因為變化不大,這裡就用兩張圖帶過。
新款的Shuffle,功能沒變、價錢沒變,就是顏色增加成為五色。
經典的iPod,將硬碟容量放大到160GB,應該也會有人把它當作貴氣的行動硬碟使用吧
iPod Touch的影片,大家可以看看什麼叫做多點觸控,挺好玩的
【特別感謝】
感謝Ozaki的Dennis不辭千里帶著兩款機器讓Jeremy體驗,萬分感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