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pr 07 Thu 2011 21:29
[推薦]不給愛就搗蛋,但給不給愛都完蛋
- Apr 07 Thu 2011 15:40
桃園機場電子書閱讀室初體驗

美輪美奐的設計,位於二航廈
還有正妹陪讀?喔不是,這只是示意圖,最近很流行的
- Mar 31 Thu 2011 09:00
【代客讀書俱樂部】2011年3月推薦好書!
- Mar 30 Wed 2011 11:35
廣告不實的NCC!
電信資費堪稱是全世界最難看懂的選擇,有時候想要調整一下電信資費,看到網內、網外、優惠時段、免費通話分鐘數等名詞交錯排列的零零種種資費,我總是搞不懂愛講、大家講到底差別在哪裡?連著幾年看到NCC端出的行動電話費率調降案,只能說讓人越看越糊塗!
我翻了過去一年的電信帳單出來,我完全沒有感受到手機話費有降低的感覺,原本以為是降幅太低沒有感覺,細看了一下才發現:原來電信業者早就施展五鬼搬運,將原本的「月租費抵通話費」形式,轉換成為「贈送免費通話分鐘數」。而NCC所實施的電信資費調整係數(X值),只能規範通話費率,不能規範月租費通話分鐘數。
按照現行的規範,月租費是不動的,500元內含的免費通話數是不動的,降的只有超過500元以外的通話費。換言之,如果你實際通話金額低於月租金額,或是撥打的分鐘數低於業者贈送的通話分鐘數,所謂的降價跟你是毫無關係的。
依照平民百姓的理解,所謂的降價就是實打實,如果月租費是500元,降價4%就是少繳20元。但經過電信業者巧妙的設計,降價的主體根本不是那500元,而是本來500元送你5把蔥,現在等你5把蔥用完了,加買的第6把蔥才開始降價。我很好奇,如果有業者打出降價的旗幟,卻推出這種口惠實不至的方案,這算不算是廣告不實?
- Mar 29 Tue 2011 02:07
男友的八不該!
- Mar 28 Mon 2011 00:30
去你媽的情境文!
寫3C觀測站的產品,在我心裡一直有幾個準則,在部落格介紹裡面我講的很清楚了。除此之外,我特別喜歡挑些別人眼中不屑一顧,但我卻視為明日之星的東西,我喜歡非主流,更喜歡看到非主流變成主流。2007年的小筆電,2008年的山寨機,2009年的微網誌都是如此。
但全壘打難求,滿貫全壘打更是可望而不可及,有很長一段時間,整個科技領域我看不到什麼產品有成為強打者的潛力,3C觀測站也跟著荒廢了好一陣子。如果有這樣的題材,我願意廢寢忘食,投入所有的精力與時間全力把它寫紅,這是一個寫部落格的作者最大成就感的來源。
既然我想寫的題材,不可能年年都有,但我卻很清楚,有幾個禁地是我絕對不碰的:例如網路行銷惡行昭彰的,喜歡花錢買好評,動不動找幾十個部落客寫體驗文的。
- Mar 28 Mon 2011 00:24
去你媽的情境文!
寫3C觀測站的產品,在我心裡一直有幾個準則,在部落格介紹裡面我講的很清楚了。除此之外,我特別喜歡挑些別人眼中不屑一顧,但我卻視為明日之星的東西,我喜歡非主流,更喜歡看到非主流變成主流。2007年的小筆電,2008年的山寨機,2009年的微網誌都是如此。
- Mar 21 Mon 2011 01:13
關於Body雜誌的專訪!

最近實在是忙翻了,如果不是朋友告訴我,我自己都忘了自己接受過Body雜誌的專訪。
記得《我恨星期一》準備上市的時候,出版社的企劃曾經想將加個「職場達人」的身分在我身上,他們說這樣比較好敲到採訪。對於這項提議,我當時回絕了。一方面覺得自己已經承載了一些言過其實的稱號,另一方面我只想當個單純的寫作者,如果寫個XX故事都得把自己包裝成XX達人的話,對一個創作者來說未免也太沉重了些!
- Mar 20 Sun 2011 23:36
關於Body雜誌的專訪!
最近實在是忙翻了,如果不是朋友告訴我,我自己都忘了自己接受過Body雜誌的專訪。
記得《我恨星期一》準備上市的時候,出版社的企劃曾經想將加個「職場達人」的身分在我身上,他們說這樣比較好敲到採訪。對於這項提議,我當時回絕了。一方面覺得自己已經承載了一些言過其實的稱號,另一方面我只想當個單純的寫作者,如果寫個XX故事都得把自己包裝成XX達人的話,對一個創作者來說未免也太沉重了些!
企劃當時就說「不這麼包裝,可能會敲不到通告喔!」事後證明他說的是事實,但想到自己不需要背負所謂的「職場達人」虛名,我個人還是覺得挺好的,最少不會讓自己看了噁心!
- Mar 17 Thu 2011 01:40
從容一點,大氣一點!
對我來說,氣溫每下降一度,賴床時間就增加一小時,最近這幾天我都睡到中午才起床。昨天約莫中午時分,一通電話吵醒了我(嚴格來說,是同一個號碼連續打了三通,我好難叫啊),對方表明身分:「這邊是2100(聽說現在變成掏新聞)的製作單位,看到你在蘋果日報的文章,想邀請你來上節目」。
當下,我還是昏昏沉沉,只好表明我還在冬眠,請對方半小時之後再打電話過來,然後起來上網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。
上了蘋果網站,才發現自己的文章「畫面太乾的NHK」被蘋果日報登了出來,不過改了個標題,變成「NHK在台灣,一定關門大吉」。我笑了出來,在這個人人皆曰媒體可殺的時候,這個標題真是討罵,彷彿要為媒體辯解什麼一樣。不過既然是全文照登,這個標題說實話我也沒多大意見,剩下的問題只在於:我要不要答應2100的邀約?
我想了一下,說實話,我第一時間還挺心動的,主要是我對2100的固定來賓陳揮文,有著莫名的好感,不是他的觀點,也不是他說話的方式,而是他的長相。一直以來,我對於瞇瞇眼的胖子都有著莫名其妙的好感,為什麼會這樣我也說不上來。但除此之外,我找不到非得去上節目的理由。
- Mar 15 Tue 2011 23:18
別再添亂子了!
日本大地震,讓我們見識到了日本人在面對重大事件時的冷靜,雖然我隱約覺得冷靜的背後其實是某種情緒的壓抑,但還是相當佩服日本人的自我克制。我連絡了幾個在日本的台灣友人,大家都冷靜的像是沒什麼事情發生一樣,看來以後可以把腦袋發熱的人送到日本冷靜冷靜。
倒是台灣這邊,隨便打開噗浪、臉書,大半的發文都跟日本地震有關,討論熱烈的程度用「感同身受」已不足形容,差不多到了「天地同悲」的程度,感覺好像日本人很冷靜,不少台灣人已經快有「災後症候群」了。而且,明明紐西蘭基督城的災後重建也在持續,但兩者一相比,你會發現基督城的地震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,真是何苦生在紐西蘭呀!
不過在眾多日本地震與核電廠後續的討論中,有一個很不好的發展是很多真假難辨的消息混在其中,很多網友信手在塗鴉牆或河道上看到一則訊息,想都沒想就拼命轉噗、分享。套用美國NewsRadio的評論:「東西上了網路,就好像一泡尿撒進游泳池內,別想再撈出來」。大家或許出於好意,希望分享第一手消息給朋友,但如果這消息是假的,錯的,轉發錯誤訊息的舉動就跟撒尿在游泳池內沒兩樣,不僅無濟於事,反而污染了整池水。
- Mar 14 Mon 2011 23:40
畫面太乾的NHK!
曾幾何時,電視台播送的內容有個大忌,叫做「畫面太乾」,意思是這段內容平淡如開水,難以吸引觀眾的興趣。為了不讓畫面太「乾」,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只好絞盡腦汁,讓自家的內容看起來「濕」一點,希望給觀眾百分百的觀賞快感。
所以我們的新聞報導,逢水災記者必定親自涉水,象徵水掩等身;遇颱風得在鏡頭前頂風前進,把十級陣風演得活靈活現;遇到重大災難,麥克風必定得送到受災者家屬跟前,問問:「你現在有什麼感覺?」
用這個標準看這次NHK的地震報導,那可真是不及格。畫面乾得可以,沒有跑馬燈,主播唸稿如誦經,絲毫沒有一點激情,如果沒細看,還以為自己看的是大愛。不過這種平實的報導風格在這次日本大地震後,卻深得台灣網友的好評,臉書上甚至有人發起了「要求台灣媒體不要再做缺德災情報導」的活動。
- Mar 04 Fri 2011 15:52
團購網站肥了誰?
台灣的新創網站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動靜了,前兩年的光環大部分都集中在臉書與微網誌上,本土的社群網站可說是節節敗退,整個處於西線無戰事的狀態。
但2011年開始,你可能得將目光放在團購網站上。
團購在台灣有多熱?不說你可能不知道,台灣現在已經有超過20家的團購網站,而且數量還在增加;最大的團購網站Groupon Taiwan,在台灣一天竟然可以有13檔團購,加上其他業者,未來每天說不定會破百檔,團購的熱度可見一般。
上班族無疑是團購消費的主力,前幾年,大多數的團購是由個人所發起,號召辦公室的同事一起買,目的是為了省運費;現在的團購則由專業的團購網站主導,主動與店家洽談,提供網友約市價五折的各式產品。熱門的團購可能在短短幾小時,就為店家銷售出幾千份產品,在可預見的未來,團購的網站將會越來越多,團購的產品也勢必會越來越多元。
如果我們拆解團購網站的經營模式,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店家→團購網站→消費者各取所需的方式。業者提供低於市價五折的勞務或服務,由團購網站負責銷售,再由客戶買單,團購網站與業者再從客戶的消費金額拆帳,比例從五五分到八二分都有。
在這個產業鏈上,業者提供五折的產品看似吃虧,但如果仔細觀察團購產品,不難發現這些團購多半都附帶但書,有些是指定消費時間(離峰時間),有些是銷售高單價或冷門產品。換言之,業者是將服務業閒置的產能拿出來銷售,除了可以換回一定比例的金額,可能也換得了網路的曝光機會與口碑,並造成人氣爆滿的景況,比起直接買廣告,算起來效益更直接,而且有現金進帳。
- Mar 04 Fri 2011 14:49
讓熱血無限迴圈下去!
前言:
這是一篇我很喜歡的舊文,特別每當我心情不太好的時候,我自己會翻出來看看。最近生病,心情自然也沒好到哪裡去,再看一次這篇文章,給自己一點勇氣!
本文開始:
2010年7月1日,我收到一封電子郵件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Jeremy 你好:
- Mar 03 Thu 2011 06:07
iPad 2照片集!